当前位置: 主页 > 展馆动态 > 展馆动态 >

好文赏析 | 《牡丹亭》与香山岙

时间:2023-12-08 10:48来源:未知 点击:




1617年刊刻《牡丹亭還魂記》第二十一齣《謁遇》的插圖,為欽差苗舜賓到香山嶴多寶寺納寶的情景。



       相传,葡萄牙诗人贾梅士(Luís Vaz de Camões)曾经来到澳门,这位被流放的诗人在凤凰山的石洞内创作一段《卢济路尼亚人之歌》(Os Lusíadas),这部史诗其后成为文学经典【注一】。事实上,还有另一部文学经典与澳门有点关系,而作者甚至把澳门加入到故事里,那就是汤显祖的《牡丹亭还魂记》。
      《牡丹亭记》讲述书生柳梦梅让梦中情人杜丽娘复活,两人跨越地距离、身份和生死的浪漫爱情故事。在故事中,柳梦梅上门拜访好友韩子才,柳梦生虽家境贫困但苦读书经,好友提议他到「香山岙」找寻钦差苗舜宾【注二】。香山岙有一座由番鬼建造的「多宝寺」,由僧人主持供奉「多宝菩萨」,而每隔三年各地番鬼乘船前来寺庙,带着宝物向菩萨「祭宝」,而苗舜宾就是收集宝物献给朝廷的钦差。
       柳梦梅于是借着「祭宝」的时机来到香山岙后,直接登上多宝寺拜见苗舜宾,表示想见识这些奇珍异宝,苗大人也非常大方地向柳梦梅逐一介绍,既有猫眼石和祖母绿等宝石,又有珊瑚树和铁树花等珍木,宝物无一不是从万里之外运来。虽然在柳梦梅面前皆是价值连城的舶来品,但他却怀疑这些珍宝皆不是「真宝」。柳梦梅直言自己是为朝廷效力的人材,这才是苗大人应该献给皇上的「真宝」,但可惜没有钱上路面圣。苗舜宾见柳梦梅如此自信,于是给他盘川北上考科举,展开这场「牡丹亭」奇缘。
      虽然《牡丹亭》设定在南宋,但汤显祖笔下的香山岙显然就是以香山县的澳门为原型。1591年,汤显祖向万历皇帝上奏抨击弊政、弹劾大臣,皇帝一怒之下把他贬官,到广东徐闻县当典史(九品官之下的外官)。当时,葡萄牙人早已入居澳门数十年,汤显祖在广东时必定听闻过,甚至到访澳门。
      在《牡丹亭》中,钦差苗舜宾为朝廷收集番鬼的奇珍异宝,再献给皇上。事实上,明朝管理广州互市(对外贸易)的「市舶司」,由皇帝委派的太监来控制,他为皇帝征收舶来品,而汤显祖得知香山县有验香所来采购香。在嘉靖年间(1522 – 1566),朝廷多次要求采购进献龙涎香,相传葡萄牙人能提供龙涎香,因而允许入居澳门【注三】。即使在万历年间,朝廷仍然花上千金来购买这些舶来香料。汤显祖旦求焚香成云能护佑皇帝,而非烟消云散化虚无。在当柳梦梅向苗舜宾的自荐中,汤显祖既是讽刺朝廷浪费千金求宝,同时对皇帝不重材提出控诉。
 


      汤显祖见这些「贾胡」乘坐商船来到香山岙,带来各式各样耀眼的珠宝。不过,当时葡萄牙人主要是带来日本和美洲的白银,在中国大量采购丝绸、茶叶和瓷器。与此同时,汤显祖从通事(翻译)得知海外的事情,往来占城和的商船络绎不绝、商船在「九州岛」(可能是印度尼西亚森美兰)采香、巴塔克的少女美丽动人等等。尽管大海被视为陆地的尽头,但汤显祖在香山岙却看到却是大海另一边的见闻。这场银丝交易不仅造就早期澳门的繁华,也把中国与世界各地连系起来。
      在1598年,汤显祖决定离开官场,回到江西的故乡,在自己的「玉茗堂」里专心从事创作,包括《牡丹亭还魂记》,并把澳门的见闻写在第二十一出《谒遇》中。至于他的经历,汤显祖亦在《玉茗堂诗集》中留下四首诗,以诗词向众人描述十六世纪末的澳门光景【注四】。
      汤显祖在《牡丹亭记》中提到「多宝寺」,有学者认为是以澳门的圣保禄学院的教堂为原型。尽管「多宝寺」的原型已不得而知,但在汤显祖眼中澳门除了是一个商港之外,也有众多「僧人」建造「寺庙」,也就是传教士和教堂。当汤显祖贬职期间,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正在广东韶州(今韶关),努力地认识上流士绅及钻研中国古藉,而当时的利玛窦仍然是一身中国僧人打扮,甚至在肇庆时建立一座「僊花寺」,直到发现僧人的身份不高时,利玛窦才改「包装」为儒士来传教。(《瘋刊》第37期)
【注一】关于贾梅士是否曾经来过澳门,中外学者仍在争论之中。
【注二】《牡丹亭还魂记》的第六出《怅眺》。
【注三】在《香山验香所采香口号》的原句为「不绝如丝戏海龙,大鱼春涨吐芙蓉」,一些学者认为此香实为「阿芙蓉」,即鸦片。
【注四】四段诗词包括《香山验香所采香口号》、《香岙逢贾胡》,以及《听香山译者》(两首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