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主页 > 展馆动态 > 展馆快讯 >

《牡丹亭》的明清改本——清代冰丝馆改本|周育德说牡丹亭

时间:2023-04-14 11:01来源:未知 点击:


      曾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、中国戏曲学院院长、中国戏曲学会副会长、《中国戏曲志》编辑委员会委员。曾获文化部和中国艺术研究院颁发的优秀科研成果奖。多年来从事戏曲历史及理论的研究与教学,参加过多部戏曲类辞书和史书的编纂,出版过《汤显祖论稿》《中国戏曲与中国宗教》《中国戏曲文化》《昆曲与明清社会》等著作,整理出版了《古柏堂戏曲集》《消寒新咏》等戏曲文献。
 




 

      乾隆时期,戏曲小说蓬勃发展,乾隆后期,阶级斗争出现新动向,白莲教活动初露苗头,引起最高统治者的注意。随着文化思想统治的深化与加紧,最高统治集团重视了对戏曲小说的控制与审査。《大清高宗纯皇帝实录》卷一千一百十八,就记载乾隆四十五年(1780)十一月乙酉上谕:

      前令各省将违碍字句书籍,实力査缴,解京销毁。

      因思演戏曲本内未必无违碍之处。如明季国初之书,有关涉本朝字句,自应一体饬査。至南宋与金朝关涉词曲,外间剧本,往往有扮演过当以致失实者。流传久远,无识之徒,或至转以剧本为真。殊有关系,亦当一体饬査。着传谕伊龄阿、全德留心査察。有应删改及抽彻者,务为斟酌妥办。并将査出原本,暨删改抽撤之篇,一并粘签解京呈览。但须不动声色,不可稍涉张皇。

     《扬州画舫录》卷五也说:

      乾隆丁酉(1777)巡盐御史伊龄阿奉旨于扬州设局修改曲剧,历经图里阿并伊公两任,凡四年事竣。

      可知此事早有准备,而实际工作从庚子(1780)年开始,至壬寅(1782)年完成。这个词曲局聘请了一大批文人如黄文暘、凌廷堪等。连审査带删改,干了一年多。这是一场规模巨大的剧目审査,汤显祖的“临川四梦”首当其冲。
 


 

      冰丝馆本《牡丹亭》是根据明王季重清晖阁批点《牡丹亭》重刻的。重刻凡例第一条说:

 

     《牡丹亭》传奇,以诗人忠厚之旨,为词人丽则之言。句必尖新,义归浑雅。高东嘉为曲圣,汤玉茗为曲仙。洵乐府中醇乎醇者。是编悉依原刻,或有一二字句似乎失检之处,则谨遵乾降四十六年(1781)进呈订本。此外不敢妄有增删,幸识者谅之。

 

      显然,这是对汤显祖《牡丹亭》在思想内容上的严重歪曲。《牡丹亭》是以它强烈的反封建精神为特色的,它宣扬的绝非“醇乎醇者”的“忠厚之旨”。从这条凡例中,我们也可以感到当时出版者的苦衷。出版物偶尔失检,都会招来祸事,因此,出版者小心翼翼。

 

     冰丝馆本《牡丹亭》删掉了和南宋与金朝“有关涉”的内容。

 

      原作第十五出《虏谍》,虽然臧改本、冯改本、徐改本都删去了,但那种删改是艺术上的去芜除赘,与政治无关。冰丝馆本删去此出,则清楚地注明是“遵进呈订本不录”,完全是政治上的原因。

 

      从那时起,清代的《牡丹亭》刊本就不再有《虏谍》一出。乾隆五十七年,叶堂《纳书楹四梦全谱》中就没有《虏谍》的谱子,也是注明“此出遵进呈本不录。”


 

      冰丝馆本《牡丹亭》第四十七出《围释》,也“遵进呈本略有删节”——删掉金国使臣上场的一节。这与硕园改本的删节是出于不同的目的。该句还把李全的念白“你俺两人作这大贼,全杖金魅子威势”改为“全仗北朝威势”。把【江头送别】【前腔】之“险做了为金家伤炎宋”改为“悔杀了闹江淮伤炎宋。”

 

     这一类的改动,还有多处。

 

   《牝贼》出,李全北【点绛唇】“世扰羶风,家传杂种” 改为“杀气秋横,阵头云涌”。李全上场诗“汉儿学得胡儿语,又替胡儿骂汉人”改为“受他封爵听他令,又算亏心负义人”。

   《淮警》出,李全上场诗“贼子豪雄是李全,忠心赤胆向胡天。靴尖踢倒长天堑,却笑江南土不坚”,全部删去。

 

      这个改本在遣词用字方面,极其小心。稍涉民族关系,即尽行改过。例如,《慈戒》出,改【征胡兵】曲名为【蒸糊饼】;《悼殇》出之“金宼南窥”改为“李全作乱”;此类改动见于《冥判》、《缮备》、《耽试》、《移镇》、《御淮》、《寇间》、《折宼》、《榜下》诸出的,还有二十余处。

 

      这是一种特殊的历史现象,是清帝国文化专制统治的证据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摘自周育德《汤显祖剧作的明清改本》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原载《文献》1983年第1期

编辑:邓超丨审核:熊英飞丨文章来源:杨崑工作室

欢迎投稿:363036353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