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主页 > 展馆动态 > 展馆快讯 >

好文赏析 | 汤显祖“天地之性人为贵”的三重境界

时间:2023-05-15 17:34来源:未知 点击:


汤显祖“天地之性人为贵”的三重境界
 



      万历十九年(1591年)汤显祖因上疏直言朝廷弊政,触怒权贵,被贬至广东徐闻任典史添注。一路艰辛,初到贬所,他便发现“其地人轻生,不知礼义”,而前来向他求教的人又多到“户屦常满,至廨舍隘不能容”。此时恰逢朝廷拨银发下,关心民生教化的汤显祖当即与县令熊敏商议,可用这笔银钱“以谋于邑令熊君,择地之爽闓者,构讲堂一区”。此即最初历史上著名的广东贵生书院的来由,“贵生”二字取自古语“天地之性,人为贵”。而汤显祖以“贵生”为核心的教育主张便主要集中在他的《贵生书院说》《明复说》和《秀才说》三篇文章之中。

 

      “天地之性人为贵”的说法早在战国末期的《孝经》中便有记述。在其《圣治》一章中,曾子向孔子请教:“敢问圣人之德,无以加于孝乎?”孔子答曰:“天地之性,人为贵。人之行,莫大于孝。”后来《列子·天瑞》篇中也借荣启期之口言曰“天生万物,唯人为贵”。“人为贵”的思想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源远流长,汤显祖所秉,亦即此端,他为贵生书院立下了“君子学道则爱人,天下之生皆当贵重”的训语,并在书院“训诸弟子”的过程中,将“天地之性人为贵”的道理分三重境界进行阐述,深刻表达了他的民本观念。
 


 

       第一重境界,“仁孝之人,事天如亲,事亲如天”。汤显祖提出这个观点是有针对性的。当时徐闻等地百姓存在大量轻生自贱的现象,汤显祖认为,在祖先的古书如《孝经》《周易》中都蕴含有大量劝导人珍惜生命的论述,而这些地方教化落后,百姓不明道理,“止以形色自视其身”,才导致有了轻生自贱的民风。这些人认为所谓生命,不过是一身皮囊,舍之无碍。更有甚者惑于迷信,以为死亡不过是灵魂飞升,往去极乐。针对这一情形,汤显祖援引孟子的观点指出“此形色即是天性,所宜宝而奉之。知此则思生生者谁。”他认为,人应该珍视生命,因为一方面“天性”与“形色”,灵魂与肉体,天理与人欲,浑一无二,不可割裂,舍去“形色”再无“天性”,没有“肉体”更谈不上“灵魂”。因此不能将二者分开看待,更不能将“形色”等而下之。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到“生生者”父母而已。每一个生命都不是孤立绝缘的个体,他们身上都有着父母亲情这一最基本、最宝贵、最不可忽视的血缘和社会关系。生人者无非父母,因此“仁孝之人,事天如亲,事亲如天”,这样宝贵的生命,怎容轻易毁伤呢?

 

       事实上,这种“仁孝”的思想对汤显祖的人生也产生了十分深刻的影响。他自幼年起便以才学名满天下,但却仕途蹭蹬以至于主动归隐回乡。在此过程中他结识了明代四大高僧之一的达观和尚,对佛家思想的兴趣日益浓厚,不仅将达观视作自己人生迷途中的精神导师,还在南京接受了佛教的受记仪式,禅名“寸虚”。但“事天如亲,事亲如天”的仁孝之道却不允许他在佛禅之路上更进一步,双亲尚在,子不远游。汤显祖便在家一边写作、排演戏曲,一边侍奉双亲。据邹迪光所作《临川汤先生传》记载:汤翁“与家人居,嗃嗃熙熙,相剂而出,笑频不假,而光霁自若。与其两尊人居,则柔气愉色,逆所欲恶而先意为之。”直至母亲八十五岁、父亲八十八岁高寿去世,而汤显祖也在父亲去世的第二年去世,享年六十八岁。


       第二重境界,“天地之大德曰生,圣人之大宝曰位”。汤显祖引用《周易·系辞传》中的这句话,进一步向诸弟子阐述了“天地之生”与“圣人之位”的对应关系。所谓“生生之谓易”,天生地成、变动不居是世间最根本的道理,而生命则是在这永不停歇的变化中所产生的最宝贵的产物。而圣人法天象地,对天地间“易”的道理具有深刻的认识,因此提出“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。地势坤,君子以厚德载物。”茫茫宇宙面对上天无穷而不止的变化,面对大地宽广而和顺的胸怀,只有君子才能以“自强不息”和“厚德载物”的精神效仿之。这也是为何生命为天地间之最“贵”的原因。

 

        那么圣人又为何要“以位为宝”呢?就是因为“有位者能为天地大生广生”,以位为尊,尊而有德。圣人又“何以宝此位”呢?这就要圣人以“仁”为本,以“位”为用,珍惜生命,爱护百姓。这就是说作为圣人,应当重视天地大德,关注天下之生,这既是对天地法则的顺应,触碰“天人合一”的途径,更是“权”和“位”的本质作用。这个观点突破了个体对自己生命的珍视,而延展到以一己之生对他人之生的关照,使“天地之性人为贵”的思想内涵提升了高度。
 


 

        第三重境界,“大人之学,起于知生”。所谓“大人之学”,朱熹在《经筵讲义》中解释道:“《大学》者,大人之学也。古之为教者有小子之学,有大人之学。小子之学,洒扫应对进退之节,诗、书、礼、乐、射、御、书、数之文是也。大人之学,穷理、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之道是也。此篇所记皆大人之学,故以《大学》名之。”一言以蔽之,小人之学在乎技,而大人之学在乎道。《论语》有言:“君子学道则爱人”,大人正是如此。“大人者,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。其视天下犹一家、中国犹一人焉。若夫间形骸而分尔我者,小人矣。”

 

        汤显祖认为,大人之学就是欲通往“内圣外王”的思想境界必须研习的学问之道,是徐闻诸弟子在学习和攀登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的过程。因此汤显祖便告诫弟子们,修习这种学问的关键在于知止。“止者,天命之性,而道义之门乎”。世间万物纷扰,皆由“天命”所致,“知天则知性而立大本,知性则尽心而极经纶”,我们的所思所想,所追所求,无不是以“天地之性”为本,本立则心宁。“止”是天命的一个状态,是由“生”至“圣”的一个阶段。故而“吾人集义勿害生”,更不应因一时受困便囚首垢面,如丧考妣。大人应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持沉着冷静,做到“素其位而行”,坚持“道心惟微,惟精惟一”。因此“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”,便是君子学习“大人之学”的关键所在,只有基于这种“知生”“知止”的内在从容,才能使“大人之学”发之于外,“知皆扩而充之,为尽心,为浩然之气矣”。这股“浩然之气”是汤显祖对如何“贵生”的具体阐释,是他指导徐闻诸弟子将“贵生”思想运用于日常生活的方法和原则,更蕴含了他不计得失、不辞辛劳,开办贵生书院的一片苦心和他对徐闻弟子向学向上的期望。万历二十年(1592年)壬辰,汤显祖由徐闻“平移”遂昌县令,在收到徐闻乡绅来信告知贵生书院最后完工的消息后,仍在回信中说:“闻贵生书院成,甚为贵地欣畅。然必有人焉,加意讲德弦歌鼓箧其中,乃不鞠为茂草耳。”
 

       汤显祖对“天地之性人为贵”的三重阐释由浅入深,即因存“亲孝之心”而“贵生”之念是第一重境界,由“圣人之位”而关注“天地之生”是第二重境界,最终由“知生”“知止”而“尽心”宁神,由“尽心”宁神而养成自我的浩然之气,使我们处世能够做到存身从容而意志坚定是第三重境界。正是通过这种由小及大、由表及里的循循善诱,汤显祖帮助徐闻的学子百姓逐步摆脱了那种“不知礼义”“轻生自贱”之风而重塑为满怀希望的忠孝仁义之道。 

 

      汤显祖在徐闻当地的教化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,当时跟随汤显祖从学受教者便是摩肩接踵,往来不绝,其身后对徐闻社会风气亦产生了深远的作用。据刻于清文宗咸丰三年(1853年),至今尚存的《五夫子宾兴条例芳名碑》记载:“自明汤义仍先生来徐创建书院,而徐盖知向学。当时沐其教者,掇巍科,登抚仕,后先辉映,文风称极。”1962年,剧作家田汉专门到访贵生书院,见到此碑亦不禁感叹不已而赋诗道“贵生书院遗碑在,百代徐闻感义仍”。 

 

       值得一提的是,这座宝贵的书院虽然竣工于万历二十年,但在此后的430年间,徐闻百姓不断将之修缮重建,现已是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全省文化教育基地。在一个又一个百年当中,它仍将持续不断地弘扬着发人深思、教人向上的“贵生”文化,为后世提供宝贵的精神滋养。